处暑事后,天气由热转凉,正值夏秋交替之际。此时节离别夏季酷暑,迎来初秋凉风,最容易让人生病,引发身体多种不适。这时,不要忽视身体的养生,以免诱发以下常见疾病。
处暑后,谨防5种疾病
1、咳嗽
燥为秋季的主气,燥过了头就被称为燥邪,最容易伤害的就是喜润恶燥的肺脏。秋天,人体内一般都市有夏季带来的热毒,加上秋燥伤了肺的阴液,就很容易泛起口干、口苦、便秘等,另有些人常伤风伴有咳嗽。
2、鼻炎
刚过的夏天雨水大,鼻炎患者增多,而入秋后,昼夜温差大,使得夏天没发作的鼻炎开始摩拳擦掌。夏秋相交防鼻炎正其时:一是开空调,空调过滤网上的尘螨和其他过敏原搅动起来,进入呼吸道而引起;二是昼夜温差大,使鼻黏膜受损;三是秋季花粉流传广泛,易引发。
3、哮喘
秋季是部门疾病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季节,其中呼吸道疾病首当其冲。许多患者在夏季长时间使用空调,冷气易集聚在人体中,立秋事后,天气转冷,外寒入侵,与人体中的冷气内外夹攻,原有的哮喘就会急性发作。
4、皮肤干痒
处暑事后,降水淘汰,湿度降低,皮肤容易干燥,在早上体现得尤为显着。早晨起床时会以为嗓子发干,皮肤干燥,即便喝一大杯水,也难以解渴。皮肤干燥就容易发痒,甚至有时挠破皮肤都不解痒。
5、心血管病
三伏天竣事,气候变化之际,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能忽视。从出伏到秋分正是夏秋的过渡时期,我国北方天气逐步变凉,早晚凉爽,中午较热,气温颠簸较大,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摄氏度,易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处暑事后,这样养生更康健
1、多睡一会
早睡早起,最好要比平时多睡1小时,最好还能睡个午觉。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肚子,护好肚脐,以免受凉。
2、起床要慢
处暑后,早晚天气逐渐变凉,起床时只管不要太猛,而应躺在床上,运动一下四肢和头部。对于高血压患者,建议起床时遵循“三个半”原则,即醒后平躺半分钟,坐起后保持半分钟,把腿放在床沿坐半分钟,然后再下床运动。
3、注意饮食
处暑事后,饮食宜清淡,应多食用一些能滋阴润肺、健脾养胃的食物,如薏米、芝麻、莲子、百合、蜂蜜、银耳等。此外,干燥的天气容易使人上火,因此这个时候,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很有须要的,如苹果、石榴、芹菜、冬瓜等均是不错的选择。
4、少用空调
只管多开窗通风,要少用空调。
5、适量运动
秋天的磨炼很重要,但不能过量,要凭据自身的情况举行调整。磨炼时要多饮水、防日晒。
亿邦康健提示:
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,但高温天气有时会再次来袭,这种冷热变化最易使人患病。外出时,身边最好备件轻薄外套,防止早晚凉风袭来而受寒;在办公室时,也不要穿着太少,制止在室内久吹空调而引起身体不适。老人和孩子的反抗力弱,既怕冷又怕热,对天气变化敏感,更应实时增减衣物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